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日 ,如意集团(维权)(SZ002193,前收盘价5.02元,市值13.15亿元)发布2024年业绩预告修正公告 ,将净利润由此前预告的620万元至910万元,修正为亏损4.6亿元至5.95亿元,“变脸 ”幅度之大令投资者大为震惊。这已是公司连续第二年出现类似情况 。去年 ,公司2023年业绩预告曾预计亏损1.9亿元至2.85亿元,后修正为亏损5.8亿元至6.5亿元,最终审计结果为亏损6.25亿元 ,相关责任人也因此被监管机构出具警示函并记入诚信档案。
面对如此巨大的预告差异,单靠所谓的会计估值调整或收益确认条件变化,难以平息市场的疑虑。更令人担忧的是,明知已有“前科” ,如意集团在信息披露方面仍旧未能保持足够谨慎,再次大幅“修正”业绩预告,显然已经构成对投资者信任的二次伤害 。资本市场的根基在于透明和诚信 ,上市公司若将信息披露视作可以随意揉搓的“橡皮泥 ”,不仅破坏了市场定价的基本逻辑,也会引发投资者用脚投票的连锁反应。
更关键的问题在于 ,此次业绩修正所揭示的公司困境。一方面,公允价值变动导致资产减值高达3.6亿元,显示公司过往在资产配置上存在较大的风险暴露;另一方面 ,债务重组收益因确认条件发生变化被调减1.04亿元,也显示公司在报表处理上可能存在“先乐观后打补丁”的倾向 。此类“前期美化、后期修正”的做法,不仅影响投资者判断 ,还可能引发合规风险。
即便去年已被监管部门出具警示函,公司也公开表态要提高信息披露质量,但现实却是承诺与行动之间存在巨大落差。这不仅仅是一个技术层面的会计问题,更反映出企业治理与合规文化的薄弱 。此类屡次失信行为是否需监管层采取更严厉措施(如立案调查 、限制融资资格或追究高管责任) ,亟待市场与监管共同审视。
对投资者而言,如意集团的案例再次提醒我们,在判断一家上市公司时 ,除了看财报数字,更应关注其信息披露的连续性与可靠性。投资者需警惕此类失信行为,同时呼吁上市公司以透明、稳定的信息披露重建市场信心——唯有恪守规则的企业 ,方能赢得长期价值认可。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qsq/202504-754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从预计赚910万到亏5.95亿,再度“变脸”的如意集团:失信比亏损本身更可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登录新浪财经APP 搜索【信披】查看更多考评等级 每经评论员 贾运可 近日,如意集团(维权)(SZ002193,前收盘价5.02元,市值13.15亿元)发布202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