款冬花的指标成分是什么?采收 ,颜色,非药用部位等对其有什么影响?本文将进行探讨
1、款冬花的指标控制成分是什么?
《中国药典》2020年版评价指标:
含款冬酮(C23H34O5)不得少于0.070% 。款冬酮是一种倍半萜类成分,呈白色结晶性粉末 ,溶于乙醚 、氯仿、乙酸乙酯、甲醇,不溶于水,来源于菊科款冬的花蕾,千里光的根。款冬酮具有升压 ,呼吸兴奋作用,提高心肌收缩力,抗血小板聚集作用 ,钙通道阻断活性,镇咳,祛痰 ,平喘的作用。
2020年《中国药典》中规定:款冬花12月或地冻前当花尚未出土时采挖 ,除去花梗和泥沙,阴干。研究发现,随着生长期延长,款冬酮的含量从 10 月到 11 月逐步升高 ,11 月份达到最高值,11 月到次年 1 月开始逐步减少 。依据对款冬酮为主的角度可知,甘肃陇西产款冬花 11 ~ 12 月药材质量较佳 ,证实了款冬花证明了传统采收期的科学性[1]。

4 、干燥方法的影响
《本草经集注》中提及款冬花干燥方式为“十一月采花,阴干”,而《中国药典》中记载款冬花干燥方法也均为自然阴干 ,但由于自然阴干时间较长、效率较低,易存在霉变、腐烂等情况。我们在甘肃款冬花产地调研后研究显示,为便于规模化生产 ,当前款冬花主要应用烘干技术进行处理 。那么干燥方式的改变对款冬花成分有什么影响呢? 实验结果显示:烘干的方式能略微提高款冬酮的含量,更利于成分的保存,建议以55℃进行药材干燥[2]。
5 、入药部位的影响
明代的《药品化义》记载:“取紫花者良 ,去蒂根用 ”,说明本草中明确提到款冬花药用时应除去非药用部位。《中国药典》中均明确提到“除去花梗及泥土” 。那么花梗等非药用部位的掺入对款冬花的指标成分有什么影响呢?

实验数据显示:款冬酮的含量高低顺序为花蕾>全药材>花梗>主根>根茎。结果说明,款冬酮主要分布于花蕾中,其次是花梗 ,含量约为花蕾的 1/5。非药用部位主根、根茎中款冬酮的含量最低[3] 。

因此,非药用部位的花梗和根茎的掺入会降低款冬酮的含量。
6、花蕾颜色的影响
《常用中药鉴定大全》中记载款冬花的商品规格有紫花和黄花2 种,紫花质量要优于黄花。中医药传统用药中 ,也将款冬花依据药材性状特征中分成紫色花蕾和黄色花蕾 2 个等级,以紫色花蕾质量为优。从成分上看,是否有依据呢?

研究发现:款冬花紫花与黄花中化学成分含量存在差异 ,款冬酮等在紫花中的含量高于黄花,传统药用经验“紫花优于黄花”相一致[4] 。

7 、炮制的影响
款冬花常用的炮制品为蜜炙,炮制的目的是为了增效。本司长期实践发现:按《中国药典》方法进行蜜炙后 ,款冬酮含量会下降20%-30%,主要是受到辅料蜂蜜加入的影响,药典要求炮制加蜜量为25% ,降低了两种成分的百分比。笔者总结:要想做出合格的蜜款冬花,使用的款冬花原料含量不能低于0.095%,否则大概率会不合格 。

8、贮存期的影响
款冬花易生霉、变色、虫蛀,随着存放时间得延长 ,款冬酮含量会逐步降低。建议阴凉存放,加内膜,会延缓成分的下降。条件适合的话 ,可以保存1-2年 。

内容均来源于公开资料,仅供学习交流使用。部分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 ,请联系删除。
更多知识,欢迎关注
药境求索
探索中药生产过程中内在质量的各种影响因素
48篇原创内容
参考文献
[1] 厉妲, 张静, 梁鹂, 等. 不同产地 、不同采收期款冬花的质量评价 [J]. 中药材, 2015, 38(4): 720-722.
[2] 张韵,罗球珠 ,黄慧贤, 等.不同温度烘干与传统阴干对款冬花水分及有效成分含量的影响[J]. 辽宁中医杂志 2022 ,49 (12)
[3] 卢紫娟 ,贾岩,等. 款冬花药材掺杂部位对其质量的影响[J]. 中草药, 2020, 51(11)
[4] 彭 亮 ,杨冰月,等. 基于 HPLC 特征指纹图谱分析不同生长阶段款冬花有效成分积累特征[J]. 中草药, 2018, 49(21)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zsgx/202504-9105.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乙醚制备过程中的关键因素与质量控制(中药款冬花质量影响因素探究)》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款冬花的指标成分是什么?采收,颜色,非药用部位等对其有什么影响?本文将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