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注【三农牧业】 ,每天分享更多养殖知识,祝您养殖无忧。
鸡支原体病是家禽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具有发病率高 、病程长、康复慢的特点 ,容易导致鸡群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降低 、产蛋鸡产蛋量和蛋品质降低等后果 。鸡场一旦感染此病很难根治,且容易复发。本病常与其他病毒或细菌混合感染,使病情复杂、难以防控 ,给养鸡业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因此,系统了解鸡支原体病的诊断及防治技术,做到早诊断、早治疗 ,对于养殖户来说意义十分重大 。今天,阿婷就为大家系统总结鸡支原体病的分类,如何鉴别诊断和综合防治,干货多多,记得收藏哦!
一 、 概述
支原体又叫霉形体 ,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原核微生物,无细胞壁,能自我繁殖。目前 ,危害养鸡业最常见的支原体有两种:鸡毒支原体(又称败血支原体,简称MG)和滑液支原体(MS),其中以鸡毒支原体感染最为多见 ,危害也更为严重。不过,最近几年滑液囊支原体也有较严峻的流行趋势 。
二、 流行病学
病鸡和隐性感染的鸡是本病的传染源。
本病有垂直传播和水平传播两种传播途径。垂直传播为经卵传播,可构成代代相传 。水平传播可通过飞沫、尘埃等 ,经呼吸道传播。被污染的饮水 、饲料、空气、车辆、用具等都是本病的传播媒介。
本病一年四季均可发生,冬春季节相对较为严重。各日龄的鸡均可发生,雏鸡最易受感染(特别是3-8周龄) ,品种不同也略有差异 。成年鸡大多为隐性感染,多为散发,死亡率不高,但发病后引起的淘汰率较高。
三 、 发病特点
1、“三轻三重”
病情表现为“三轻三重 ”:用药治疗期间 ,症状轻些(可消失);给药疗程不够或停药不久,复发后症状重些(又变明显);天气好时症状轻些,天气突变或连阴时症状重些;饲养管理良好时发病症状轻些 ,环境差或管理差发病症状重些。
2、较难根治 、易复发
鸡毒支原体(MG)主要定植在气管黏膜的纤毛和气囊上,而气管纤毛末端和气囊上没有血管,滑液支原体(MS)感染的关节滑膜、腱鞘、腱滑液膜或滑液囊等组织也没有血管 ,药物不能通过血液运输实现较高浓度到达作用部位,只能通过扩散作用于感染病灶,因此只能减少支原体的数量和减轻鸡群的临床症状 ,不能完全将其杀灭 。MG和MS的感染都多为一次感染,终生持续感染,当鸡群处于应激状态时可诱发表现出临床症状。
3 、应激因素影响大
养殖密度过大 ,温湿度不合理,卫生条件差,鸡舍通风不良,空气中氨气或二氧化硫等有害气体浓度过高 ,粉尘过大,饲料中缺乏维生素等营养物质,温差应激 ,疫苗接种等应激因素均易诱发本病,同时在这些条件下发病可令本病症状加重,死、淘率增大。
4、易与其他疾病继发或并发感染
单独感染支原体时危害较轻 ,对鸡群造成的影响一般较小 。但支原体时常与多种病原微生物继发或并发感染,使病情加重。例如,易与温和型禽流感 、亚临床新城疫、传染性法氏囊炎、鸡副嗜血杆菌(传染性鼻炎) 、沙门氏菌和大肠杆菌等继发或并发感染 ,其中以大肠杆菌、沙门氏菌、亚临床新城疫和温和型禽流感的继发或并发感染最为常见。
四、分类和临床症状
1 、鸡毒支原体
鸡毒支原体是致病性最强、引起损失最大的支原体,鸡毒支原体感染主要引起鸡慢性呼吸道病,因此又称慢性呼吸道病(慢呼) 。
发病特征:呼吸啰音 ,咳嗽、流鼻涕,严重时张口呼吸,呼吸困难等。个别病鸡表现脸肿 、一侧或者双侧眶下窦炎,在眶下窦外可形成较大的硬结节。流泪 ,有泡沫样液体,眼内有干酪样渗出物,严重的会导致失明 。
剖检可见:鼻窦、眶下窦粘膜水肿、充血 ,鼻窦内充满粘液和干酪样渗出物,气管和喉头有少量粘液,粘膜增厚 ,心包增厚 、颜色灰白,气囊浑浊、增厚、有气囊炎,发病后期气囊上有黄白色干酪物或引发肺炎。
2 、滑液囊支原体
滑液囊支原体感染 ,可引起鸡发生急性或慢性的关节滑膜炎、腱鞘炎、腱滑液膜炎或滑液囊炎等。
发病特征:病鸡表现脱水,羽毛逆立,发育不良 ,生长迟缓,消瘦,关节肿大,跛行 ,瘫痪。
剖检可见:关节肿胀,胸部有囊肿,切开后 ,最初为清亮的粘液,后期内有奶油样或褐色干酪样渗出物,有时关节软骨出现糜烂 。
五 、鉴别诊断
鸡毒支原体病易与新城疫、鸡传染性支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传染性鼻炎和禽曲霉菌病等疾病混淆。滑液囊支原体感染易与禽葡萄球菌病、禽霍乱和病毒性关节炎等疾病混淆。
1 、传染性支气管炎
鸡传染性支气管炎根据临床症状可分为四种类型:呼吸型、生殖型、腺胃型和肾型 。呼吸型传支从临床上较难和鸡毒支原体相区别,主要依赖实验室方法进行确诊;腺胃型传支和肾型传支表现出各自特有的病变特征,如肾型传支表现出“花斑肾”等症状 ,这些可区别于鸡毒支原体。
2 、传染性喉气管炎
传染性喉气管炎多见于成鸡患病,表现为急性发病,常发生痉挛性咳嗽 ,尖叫,个别鸡咳出血痰,气管粘膜表面常有凝固的干酪样物质或有血痰阻塞气管,很快出现死亡 ,各种抗菌药物均无直接疗效等,这些可与鸡毒支原体病相区别。
3、传染性鼻炎
鸡传染性鼻炎与鸡毒支原体的发病日龄、发病症状(如面部肿胀,流鼻液 、流泪等)极为相似 ,容易误诊,而且两者常混合感染 。区别在于:鸡传染性鼻炎通常无明显的呼吸啰音,病变一般不侵害气囊 ,磺胺类药物治疗有效。
4、鸡新城疫
不同之处在于鸡新城疫会引起消化道严重出血,并出现神经症状。在实际生产中,鸡新城疫可诱发支原体病 ,由于新城疫病症更为严重,待新城疫症状消失后,支原体病的症状才逐渐显出 。
六、疫苗知识
支原体疫苗主要有两种 ,弱毒活疫苗和灭活疫苗。相对来说,弱毒苗效果较好。
1 、弱毒活疫苗
目前普遍使用的活疫苗是F株疫苗 。F株有一定的致病性,但疫苗致病力极为轻微,给雏鸡滴眼接种 ,一般不引起可见症状或气囊上的变化,不影响增重。优点是局部免疫力好,具有置换野毒作用 ,在一个鸡场连续使用可使鸡场野毒被替换。坚持用3年后,再用6/85苗免疫鸡群,可清除场内野毒 ,使场的MG达到彻底净化,建立无MG的鸡场。
TS-11和6/85的免疫效果与F株相同,但毒力较低 ,安全性好 。TS-11虽然不具备置换野毒的能力,但可以置换F株。在集约化饲养条件下,用TS-11株进行免疫 ,1年后对野毒的侵袭仍具有明显的抵抗力。6/85可用于气雾免疫,毒力弱,不能置换野毒 。近年来,TS-11株和MG6/85更多的被作为商品化弱毒苗使用。
2、灭活疫苗
灭活疫苗为油乳剂,免疫效果良好,保存方便 ,缺点是局部免疫力不够。灭活疫苗多用于种鸡和蛋鸡,一般免疫2-3次后可达到一定的保护率 。蛋鸡产蛋前进行第3次免疫接种能防止本病的发生并减少诱发或并发其他疾病,增加产蛋量。以前国内市场上主要的支原体灭活疫苗以F36株为主 ,目前也有几家疫苗厂在推出支原体的多价灭活疫苗,毕竟这也是顺应疾病流行趋势。但是,本病原体是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最小的原核微生物 ,无细胞壁,能自我繁殖 。其结构的特殊性使得机体免疫系统在接受免疫后识别的特异性不强,临床上的免疫保护率只能达70%~80%左右 ,研制效果更好的疫苗是未来科研工作者的努力方向。
七、有效防治
坚持“预防为主 、加强管理、综合防治”的原则,药物、疫苗、管理三者密切结合能有效的预防本病的发生。
1 、种鸡场
种鸡场应做好日常管理,定期用全血平板凝集试验检验鸡群 ,淘汰支原体阳性鸡 。本病可经卵传播,因此对种蛋的消毒是预防本病的重要环节。下面介绍种蛋消毒的处理方法:
(1)变温药物浸泡法
将种蛋加热到37-38℃后浸入预冷至5℃左右的抗生素(如泰乐菌素)溶液15-30分,利用温差造成的负压使药物透过蛋壳膜进入蛋内,杀死MG ,然后按常规孵化。
(2)高温热蛋法
种蛋孵化前将蛋温逐渐升高至45-46℃,作用13-14h后,将蛋温降至常规孵化温度孵化。此外 ,还可用高锰酸钾熏蒸种蛋 。
2、场地选址、规划和建设
首先,选址的时候符合要求,远离畜禽交易市场 、交通主干线、化工厂、屠宰厂 、肉联厂、医院、居民区等 ,选择在较偏远而交通相对便利,环境相对较好的地方,更有利于防疫;其次 ,鸡场要有合理的布局,鸡舍建设科学,做好日常场地管理 ,营造良好的养殖环境。
3 、加强管理
采用全进全出的饲养模式;选择优质雏鸡,适宜的温湿度、光照和通风条件,日粮搭配要营养均衡,重视日粮原料品质 ,饮水要充足、卫生,适时扩群,确保鸡群的健康生长。做好环境卫生 ,严格执行防疫 、消毒制度,做好环境、圈舍、人员和器具等的消毒 。
4、减少各种应激因素
应激因素对本病的影响很大,管理不善 、饲料营养缺乏、禽舍内通风不良、空气污浊以及气候骤变等应激因素 ,都可能引起支原体的感染或爆发。养殖户应保持科学的温湿度,合理的饲养密度,通风良好 ,减少冷空气 、粉尘、氨气、硫化氢等有害因素对呼吸道粘膜的刺激和损伤。在应激前后可补充营养液进行预防 。
5 、减少动物传播性疾病,做好无害化处理
做好防鼠工作,控制苍蝇的繁殖 ,减少动物传播性疾病。病鸡及时隔离,死鸡做好无害化处理(掩埋、焚烧、化制等)。
八 、治疗
由于鸡支原体病发病率高、淘汰率高、传播速度也较快,目前应用抗生素仍是治疗本病的主要手段 。本病常出现混合感染或继发感染,停药后易复发 ,所以应尽可能在感染早期使用对症治疗的药物,要注意轮换用药和联合用药,用药时应注意用够疗程 ,疗程一般为5~7天。
1 、药物治疗
鸡毒支原体和滑液囊支原体对药物敏感度不同,建议先做药敏试验,选择对该病敏感的药物。农家营推荐使用以泰万菌素、泰乐菌素、泰妙菌素、多西环素 、大观霉素等成分为主的药物进行治疗 ,加强日常管理,在治疗期间应带鸡消毒,尽量控制圈舍内的病原微生物浓度 ,防止病菌交叉感染 。当鸡群中存在其他病原菌与支原体混合感染时,建议联合应用抗菌药物进行治疗,同时注意用够疗程 ,防止复发。在联合用药时,建议选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盐酸多西环素,酒石酸泰乐菌素或酒石酸泰万菌素+盐酸多西环素、盐酸恩诺沙星+盐酸林可霉素等联合用药方式,在临床应用中治疗效果较为显著。本病会引起明显的发热症状 ,需配伍清热解毒的中药制剂辅助治疗,若病情严重,还可在中药制剂中添加卡巴匹林钙可溶性粉。
阿婷特别提示:当饲料中添加了莫能菌素(防治球虫)的情况下 ,不能使用延胡索酸泰妙菌素治疗支原体,容易引发中毒 。
2、注意事项
鸡支原体感染较为普遍,易诊断 ,难根治。一旦发病,临床上常大量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生产中容易出现药物残留 ,导致食品安全问题。因此,若生产绿色或有机食品,选择优质种源 ,加强日常管理和科学免疫接种是预防本病的关键 。
由此可见,养土鸡没那么简单,如果没有系统的掌握科学的生态土鸡养殖管理技术,即便是低密度林下养鸡 ,也难以生产真正安全优质的产品。
感谢大家对阿婷的支持和关注 有任何需要帮忙的 可以点此 联系阿婷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zsgx/202504-733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支原体:影响健康的微生物因素(各种支原体详解纯技术分享以后养鸡更简单)》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关注【三农牧业】,每天分享更多养殖知识,祝您养殖无忧。鸡支原体病是家禽养殖过程中最常见的疾病之一,既可以通过垂直传播也可水平传播,具有发病率高、病程长、康复慢的特点,容易导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