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陵以“坟 ”命名的地名,有阳驿乡的吕坟、乔楼乡的黄坟等 。以“坟”名村 ,大多是本地出现了某一位显赫的人物,死后葬此,后人便以此名人姓氏和坟墓为村名。宁陵县城东8里的乔楼乡黄坟村 ,便是因明代宁陵名宦黄克念葬此,看守墓冢的人繁衍而成村落而称“黄坟”。
笔者在采访中了解到,目前黄坟无一黄姓人家,据说因为黄河泛滥都迁走了 。同时还了解到 ,当地群众都称黄克念墓为“天官墓”,这是为什么呢?经查,原来与其官职有关。《河南文献·宁陵·明清进士》:“黄克念 ,明隆庆五年(1571年)第3甲99名 ”。清宣统三年《宁陵县志·选举志·甲科》记载:“黄克念,隆庆辛未进士,授北直内黄县知县 ,升吏部主事员外郎中,历升南京通政司左通政。”《周礼》分天 、地、春、夏 、秋、冬六官,天官以冢宰为长官 。天官冢宰为百官之长 ,总理政和。唐光宅元年(684年),曾改吏部为天官,吏部尚书为天官尚书。后世亦称吏部为天官 。黄克念墓之所以称黄天官墓 ,亦因其在吏部任职之缘故。清代在宁陵城内立有“天官坊”,据清宣统《宁陵县志·坊第》:“天官坊:在东街,崇正街左右各一座,为敕封吏部郎中黄卷、黄克念立。明季寇毁 ,无迹 。 ”黄卷,为黄克念的父亲,清宣统《宁陵县志·选举志·封赠》:“黄卷:以子克念贵 ,封吏部主事,建坊。”
黄天官墓毁于1958年。之前,其墓区占地2顷左右 ,墓高1.3米,直径3米左右,呈圆丘堌堆状 。墓前有碑四通 ,两通为黄克念所立,两通为其妻王氏所立。其中一通为明朝礼部尚书沈阁老沈鲤撰书。蜡座、香篓 、石桌、石狮、牌坊等一应俱全,经过墓前 ,文官下轿,武官下马 。墓东南方向,为其子墓。1958年黄天官墓初被挖掘时,黄克念与其妻王氏遗体完好无损 ,面容如同生前睡着,全身蟒袍玉带,缠有丝绸 ,头枕黄药。其子墓内为一夫一妻六妾合葬,曾挖出金佛爷等器物。当时,黄天官墓前的四通石碑已完全淹没于地下 。挖掘后 ,收藏于县文物馆。宁陵地名除以名人坟墓命名村落外,还有以人名命名的村落,华堡镇废黄河边就有个救人英雄牺牲后成为了古村名的“曹兑河”。下期我们继续探秘 。(宁陵史志办 马学庆)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zsgx/202503-75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黄药探秘:了解这味传统草药的魅力(探秘宁陵地名系列三九 黄坟古冢为何称天官墓)》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宁陵以“坟”命名的地名,有阳驿乡的吕坟、乔楼乡的黄坟等。以“坟”名村,大多是本地出现了某一位显赫的人物,死后葬此,后人便以此名人姓氏和坟墓为村名。宁陵县城东8里的乔楼乡黄坟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