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 ,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报道
“对等关税”的影响尚未散去 ,美国国内汽车企业的调整已经逐步开始。
4月10日,特斯拉官网显示,原产于美国的 Model S/X 不再提供单独的“订购新车 ”选项 。而由于Model S/X属于进口车型 ,在“对等关税”不确定性加剧的当下,特斯拉此举是想防止车价与成本“倒挂”。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向特斯拉方面询问暂停订购选项,包括近日客户下订如何处理 ,但未得到正面回复。
“国产特斯拉汽车的供应链或者零部件,可能超90%都是国产的。”一位华东汽车行业人士向记者透露:“北美进口车型一部分是由特斯拉北美工厂提供的,具体比例不清楚 ,但肯定一部分也是中国供应商在北美的产能供应的 。 ”
在高关税的影响下,在短期针对成本效益的主动调整后,长期对美国OEM企业的深远影响却不容小觑。
据商务部网站消息 ,商务部部长王文涛与欧盟委员会贸易和经济安全委员谢夫乔维奇通过视频会谈,双方就中欧贸易关系进行了深入讨论。会谈中,双方同意立即启动电动汽车价格承诺谈判,并探讨了中欧汽车产业投资合作的可能性 。
“美国对汽车产业链的关税的增加 ,势必要求美国汽车企业主动调整供应商名册。而这一做法会造成产品在性能,以及价格竞争力方面的劣势。”国际智能运载科技协会秘书长张翔告诉记者:“这部分市场也可能被更有竞争力的产能所填补 。”
汽车产业全球化布局面临大考
汽车行业几乎是所有行业中全球化程度最高的。而关税摩擦,贸易壁垒 ,无疑令受益于全球化潮流的汽车行业面临更大的不确定性和抉择机会成本。
除原材料遍布全球外,为节约运输成本,汽车OEM主机厂围绕销售地或全球交通枢纽就近设厂 。同时 ,汽车产业链配套企业围绕OEM主机厂的周边进行产能配套部署——这一套行之有效的全球化部署方案,几乎已经是所有国际大型汽车企业的惯例。
以特斯拉为例,除美国三处工厂之外 ,特斯拉主要产能分布于上海超级工厂和德国勃兰登堡工厂,包括其墨西哥工厂目前仍然在规划中。而其零部件和原材料,包括正极材料 、石墨、稀土等等 ,又主要呈现“中国主导、全球补充 ”的特点 。
然而,在关税摩擦影响下,除进口整车关税之外,考虑从原材料到零部件可能出现的多重流通税 ,当前的贸易摩擦,极易成为任何一家汽车企业无法承受之重。
特斯拉美股股价开启了“地狱行军”模式。根据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统计,截至4月10日 ,特斯拉股价年内跌幅超过37%。4月以来8个交易日中,特斯拉日均波动幅度超过7% 。
全球化产业链布局下,关税摩擦带来“一荣俱荣 ,一损俱损”的局面,而A股汽车产业链亦未能幸免。
Wind数据显示,截至4月11日 ,A股特斯拉指数(包含模具、电池 、电机、车载电子设备等特斯拉供应链企业)4月来累计下跌11.15%,但其最深一度跌22.8%,后因美国方面暂时取消除中国外的关税执行 ,部分收复失地。
而为应对全球市场动荡带来的信心缺失,部分企业也开始回应公司在美国的业务占比情况 。
汽车铝合金供应链企业立中集团此前公告,部分铝合金车轮产品出口至美国,公司密切关注相关政策变化 ,结合全球化产业布局,积极通过供应链调整以及客户协商等方式主动应对,此次美国关税调整对公司的生产经营不会产生较大的影响。
A股产业链企业出海逆变
事实上 ,虽然中国对美国直接出口汽车非常有限,但中资企业在墨西哥建设工厂配套工厂供应美国的情况却并不少见。而原先通过美加墨自贸区协定被减免的关税,如今也面临不确定性 。
根据记者统计 ,因担忧国际局势不确定性而提前布局,A股过去一年中已经有众多公司宣布在北美投资设置产能的计划,特别是受益于关税豁免的墨西哥等地。
比如 ,拓普集团就宣布在墨西哥投资建设年产330万套轻量化底盘系统项目。而根据市场消息,拓普集团的产能主要服务特斯拉等车企的北美市场需求 。
赛轮轮胎则于墨西哥投资设立了600万条半钢子午线轮胎项目,预计2025年上半年投产 ,以尝试规避关税限制。
包括三花智控,旭升集团等等企业,亦在墨西哥建设产能。
统计显示,2024年中国车企在墨组装后对美出口的18万辆汽车 。同时 ,中国零部件企业正探索通过符合《美墨加协定》(USMCA)标准的方式,利用“美国成分 ”比例减免关税,但调整亦需要时间。
坐拥墨西哥产能的嵘泰股份近日就表示 ,其出口至美国的产品占比不足1%,且采用FCA贸易方式(即卖方只需负责货物在出口国的清关手续费等,不支付关税) ,美国加征关税对业务影响有限。墨西哥子公司产品销往美国市场不受本轮关税政策影响,未来将加大该基地产能投放。
随着美国关税政策“朝令夕改”,美加墨贸易协议在关税豁免上存在较大程度的不确定性 。但不少分析人士也指出 ,关税作为美国谈判筹码被屡屡使用,但落地关税的实际情况可能会小于目前的口径。未来若美加墨贸易协议执行不力,亦会对OEM在墨西哥设置产能的信心构成一定程度的威胁 ,继而影响中资企业在当地进行产能投放的可预估性。
另一方面,行业人士认为,考虑到美国汽车企业的全球化程度已经比较高 。关税政策“伤敌八百,自损一千”的手法 ,其实反而会对美国汽车企业造成负面影响。
“美国虽然是全球第二大汽车市场,但其绝对份额在全球范围内的占比并不是很高。全球汽车的产销水平约在一年9000万左右,而美国一地市场仅占到一千余万 。其让出的市场可能被中国、欧洲企业获得。 ”张翔表示。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smc/202504-6572.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对等关税”搅动全球汽车供应链格局,中国车企长期机会隐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炒股就看金麒麟分析师研报,权威,专业,及时,全面,助您挖掘潜力主题机会! 21世纪经济报道记者 赵云帆 报道 “对等关税”的影响尚未散去,美国国内汽车企业的调整已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