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标题:保契锐评丨银保乱象破局 ,只差临门一脚
来源:保契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作为聚集海量资金的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是底线更是红线 ,胡作非为式的粗放式发展,只能以“镜中花式的虚假繁荣 ”破坏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稳健发展的根基 。
银保“小账”,这一链接银行与保险的老大难问题 ,无疑是金融业违法违规经营的核心焦点。
保险公司通过各种路径违法违规向银行输送“利益”,银行各层级人员根据收取“小账 ”的多少定向分配潜在客户资源,保险公司借助繁杂的产品设计绕道“小账”要保费 ,银行借助天然优势地位通过“小账”要个人利益。
一方涉嫌行贿、一方涉嫌受贿 。
而为了实现各自目的,销售误导,产品设计乱象等问题频发,既是对消费者权益的伤害 ,更是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发展根基的侵蚀。
对此,监管层面力推“报行合一 ”,旨在从产品源头杜绝费用乱象。
除系列自查检查督导推动“报行合一”落地外 ,产品设计端亦在发力 。近日,国家金融监管总局下发2025版人身保险产品“负面清单”。“负面清单 ”围绕人身险产品的产品条款表述 、产品责任设计、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产品报送管理四方面展开。与2024年版相比,2025年版“负面清单”未进行整条清单内容删除 ,新增的9条内容重点体现在产品费率厘定及精算假设方面,强化了“报行合一” 、规范产品设计等监管要求 。“负面清单”新增的9条内容中,有5条都跟“报行合一 ”有关。
与此同时 ,亦有地方监管启动了更为严格的管控措施。
日前,天津金融监管局下发天津辖区2024年“银保小账”专项治理情况的通报。通报除点名批评了某些保险公司外,亦提示部分银行关注该问题 。当然 ,最值得关注的则是后续动作。
在多项工作要求中,强化“监审、监纪联动”无疑是最大的亮点。
通报要求,各保险机构要严格落实监审联动要求,将“银保小账 ”治理情况作为内审工作重点 ,实事求是、有过即改,从体制机制层面争取总公司支持 。纪检部门要高度关注“银保小账”专项治理情况,靠前一步 ,加强监督执纪问责,贯通内部监督与外部监督。
尽管审计和纪检作为保险公司和银行的内设机构,在对影响保险公司保费收入及银行各层级人员“灰色收入”的事项上 ,审计/查处时或多或少会有整体利益倾向偏好,但确也可在一定程度上起到震慑作用,至少会使得“小账 ”的流转形式更加隐蔽 ,杜绝此前“一目了然”式的输送流程再现。
银保“小账”监管至此,已较前期有了实质性突破,但一如此前多次论述 ,要想彻底整治这一涉嫌违法犯罪的行业惯例,唯有“自由 ”可以约束 。
毕竟,所有的处罚处分仍停留于保险公司/银行内部时,以“保护业务发展”之名 ,便可让相关人员全身而退,甚至高薪养老。
但对于唯一可切实解决这一问题的途径而言,行业 、机构、从业人员 ,短期内或都难以接受。毕竟,在“实现公司的业务发展目标/实现银行的中收目标”这一前提条件下,没有任何人情愿为此失去自由 。一旦银行工作人员因为没有了“小账 ”的激励 ,而失去销售保险的动力,进而导致行业保费收入停滞不前甚至大幅下滑,在个险承压的背景下 ,这一结果自然是行业尤其是保险业所无法承受的。
基于此,监管未能打通行刑衔接通道,亦有可理解之处。
但依法合规是金融业稳健运行的基石 。
在国际形势风云激变的新征程上 ,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 、利长远的保障作用,才是真正的心怀“国之大者”,敢于向不法行为亮剑,才能让依法合规的意识牢牢扎根在广大金融从业者心间 ,厚植起中国特色金融的持久动力,才能为金融强国建设提供最坚实保障。
打通行刑衔接,敢于让不法者失去自由 ,需要勇气,需要魄力,更需要家国担当。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shcs/202504-6806.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银保乱象破局 只差临门一脚》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 原标题:保契锐评丨银保乱象破局,只差临门一脚 来源:保契 “法者,天下之准绳也。” 作为聚集海量资金的行业,依法合规经营是底线更是红线,胡作非为式的粗放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