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 ,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 ”成分 。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

别总觉得“病毒离我远”,有时候它就在你呼吸的空气里、你扶电梯扶手的那一刻 、你挤地铁的一秒钟……天津的春天,不只是柳絮满天、风大尘多 ,更是某些病毒悄悄扎堆的“高发季”。
你以为春天只是过敏?这次你可能看走眼了。
这次的“高发期 ”,不只是普通的感冒春天的天津,乍暖还寒 ,昼夜温差大 。
很多人一件外套就敢出门,但你知道吗?这个季节,呼吸道疾病的“排行榜”已经悄悄换了主角。

根据天津市疾控中心4月初发布的监测数据 ,近期门急诊中呼吸道感染病例激增,其中以流感、腺病毒、肺炎支原体为主,而且感染人群从学龄儿童一路蔓延到老年人群 ,甚至部分健康成人也“中招”。
特别是在未来10天内,天津将迎来一次流感病毒的“聚集性爆发 ”高峰 。
说得更直白些,你身边看起来“只是咳嗽”的人 ,可能已经是传播源头。
不是所有咳嗽都是“小感冒”最近门诊里一个个病人来得都差不多:咳嗽 、低烧、嗓子痒、乏力。

但背后的原因却不一样——有的是甲型流感 、有的是腺病毒,还有的是肺炎支原体感染 。
我记得清清楚楚,上周一早上,一个30岁出头的小伙子来找我看病。
他说自己“只是感冒 ” ,结果测了体温38.9℃,CT一查,肺纹理紊乱 ,血常规提示中性粒细胞升高。最后确诊为肺炎支原体感染 。
更巧的是,他在一家中学当体育老师,前后班里已经有5个孩子请假。
我们当时就紧急报告了校医室 ,这不是一例病例,而是一场校园内的“聚集性感染”。
而且你可能不知道,肺炎支原体并不是病毒 ,它是一种介于细菌和病毒之间的“隐形杀手”,抗生素不是都能治它,只有特定的如阿奇霉素类才有效 。
这种病有的甚至不发烧 ,只是干咳,但能持续3周到1个月。
你如果这时候还不戴口罩,那真的是“裸奔 ”一样的冒险。
为什么春天特别容易中招?我们中国人讲“春捂秋冻”,但很多人春天一热就迫不及待脱掉外套 ,结果昼夜温差一来,身体抵抗力立马下降。
尤其是老人、小孩和慢性病人,免疫力本身就比普通人差 ,再加上室内密闭空间多,一人得病,全家“共享” 。
更重要的是 ,春天的气候条件特别适合病毒传播。
干燥、风大,空气中的飞沫传播距离更远。
而且别忘了,天津的春天还伴随着漫天的柳絮 、花粉 ,这些都容易刺激呼吸道黏膜,造成“先天劣势 ” 。
黏膜一旦破损,病毒就像找到突破口一样 ,顺着呼吸道一路“直捣黄龙”。
口罩,真的不是多余你可能已经“口罩疲劳”,觉得现在不是疫情高峰,不需要天天戴。
但我得很负责地告诉你:现在不戴口罩 ,就等于给病毒开绿灯 。
我们科室最近一周收治的病例中,有80%以上都是在公交地铁、单位会议室、学校教室这种地方感染。
而这些地方,几乎没有人戴口罩了。
我有一位同事的母亲 ,65岁,身体一向不错 。这次因为家里办寿宴,亲戚朋友聚了一桌 ,第二天开始低烧 、咳嗽,3天后呼吸困难送进ICU,最后确诊为甲型流感合并肺炎。
我们抢救了一周才稳定下来。
她儿子懊悔不已——“我妈本来身体挺好 ,谁能想到吃个饭就感染了 。”但病毒从来不讲情面,只要你放松警惕,它就能找到你。

戴口罩 ,不是为了别人,是为了你自己和你的家人。
别再掉进这些误区里了说真的,现在很多人对流感、肺炎支原体、腺病毒这些还停留在“发烧 、咳嗽、吃点药就好 ”的印象里。
但现实是,这些病毒的发展速度和并发症远比你想象得更快 。
比如腺病毒 ,它最初可能是红眼病、咽炎、发烧,但有些型别会导致出血性膀胱炎,甚至致命的病毒性肺炎。
而且腺病毒对普通抗病毒药几乎无效 ,只能靠对症支持治疗。
还有人认为“得过一次肺炎支原体就有免疫力了”,其实这种病原体变异快,重复感染非常常见 ,特别是在儿童和青少年之间传播迅速 。
还有“自己抗一抗就好了”的观念——这是最危险的。
很多人硬扛着不去医院,等到高烧不退 、呼吸困难,才紧急送医 ,到那时肺部感染已经扩散,治疗难度大增。
未来10天怎么做?这些建议别忽视说到底,防病的第一步 ,永远是“防 ”,不是“治” 。
一、戴口罩,尤其在公交、地铁 、商场、医院、教室等密闭场所。
哪怕现在不强制,也建议你主动戴。
二 、勤洗手 ,尤其是外出归来、用手接触眼口鼻前,一定用流动水和洗手液彻底清洗 。
三、室内保持通风,哪怕有点冷 ,也建议每天开窗两次,每次不少于30分钟。
四 、有症状不要硬扛,咳嗽、发热、乏力等超过两天 ,一定要到正规医院就诊,明确病因。
五 、谨慎聚会,尤其是家中有老人、孩子的 ,更要避免不必要的聚餐和聚集 。
六、慢性病人群(糖尿病、高血压 、哮喘等)要按时服药,保持免疫系统稳定,避免并发感染。
别等中招才后悔
天津这座城市 ,风大、干燥、气候多变,每年春天都是呼吸道疾病的“风口浪尖”。
这次的“高发期 ”,不是危言耸听,而是医疗数据摆在眼前的现实。
作为一名医生 ,我不是在吓唬你,我只是想让你知道:口罩 、洗手、早就医,这些看起来简单的事 ,可能在关键时刻救你一命 。
有人说,病毒看不见摸不着,怕也没用。
我想说 ,怕是一种本能,但做好准备才是智慧。
别让侥幸,变成遗憾 。
参考文献
1. 《天津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流感监测周报》 ,2025年第13期
2. 《中华传染病杂志》2023年第41卷第6期:《肺炎支原体感染临床研究进展》
3. 《中国实用儿科临床杂志》2024年第39卷第2期:腺病毒感染的流行病学分析
4. 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官网发布的《春季呼吸道疾病预防指南(2025年修订版)》
以上内容仅供参考,如有身体不适请咨询专业医生,喜欢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每天分享健康小知识,做您的线上专属医生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qsq/202504-5613.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全国各城市疫情搜索高峰进度(天津已进入高发期将在未来10天集中爆发请戴口罩戴口罩)》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声明:本文内容均是根据权威医学资料结合个人观点撰写的原创内容,为便于理解部分情节存在“艺术加工”成分。喜欢点一下“关注”,方便您随时查阅一系列优质健康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