创业担保贷款怎么发放?社会保险如何缴纳?拖欠工资怎么讨要维权?个人养老金有什么用?……人社政策与企业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 ,遇到不解之处怎么办?拨打一个电话号码便可及时获解答,那便是:12333人社咨询服务热线。
秉承着“倾听民意 、服务民生 ”的初心,22年来 ,12333持续为社会公众提供人社领域的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 、在线受理和投诉举报等服务,在全国各地听民声、解民惑、畅民意、纾民困,成为**联系群众的坚固桥梁和暖心纽带 。
开通热线
推动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人民有所呼,改革有所应。”为让政策真正方便快捷地走进千家万户 ,2003年,“12333”全国统一公益服务电话号码正式开通。起步伊始,多地陆续开设咨询坐席 ,咨询员通过一根小小的电话线为来电群众排忧解难 。
随着12333电话知晓度的不断提高,群众的咨询服务需求量越来越大,12333热线呼入量逐年上升。2013年 ,全国统一的12333标识正式启用,并在所有省份开通热线。
平台从无到有,逐步提升服务质量成关键。
聚焦12333标准化规范化建设 ,2015年3月,人社部办公厅印发《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电话咨询服务规范》,逐步形成“管理有标准 、过程有监督、工作有评价、事后有考核 ”的基本格局 。
此后 ,人社部陆续开展全国12333优秀案例征集 、“12333示范单位建设”等活动,立标杆、树榜样,将系统内的好做法、好经验复制推广。随着标准化建设和创建活动深入推进,12333咨询服务机构更加健全 、人员更加充实、场地更加合理、渠道更加多样 、制度逐步完善、服务更加规范。
2016年12月 ,人社部办公厅印发《关于加快推进12333电话咨询服务事业发展的指导意见》,对各地提出加强和改进12333电话服务有关要求,进一步提升服务质量 。这一年 ,12333在全国实现了地市级全覆盖,成为人社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全年来电总量也突破1亿人次。
凭借专业性强、集成度高 、咨询服务量大等优势 ,这根小小的电话线牵动着千家万户,也将人社政策送进了千家万户。2017年,“12333电话咨询服务”被列入国家“十三五”规划纲要明确提出的国家基本公共服务事项 。越来越多群众足不出户知晓人社政策 ,一键呼入轻松办理业务。
“我是做科研工作的,回国后想在家乡创业,听朋友说12333有专门针对留学回国人员的服务 ,我尝试拨打了,很快了解到申报创业类项目需提交的资料,非常方便! ”留学回国的重庆市民王先生对12333称赞不已。
服务大局
发展人社“便民”服务
22年的发展历程,12333始终肩负服务中心、服务大局的重要使命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大力发展便民服务,充当连接党和人民的民心线、解决群众急难愁盼的民生线 。
如今 ,12333已经形成多形式、多层次 、全方位的人社咨询服务体系。
一方面,12333的服务范围不断拓展,覆盖了就业创业、社会保障、人才人事 、劳动关系等人社各业务领域 ,是群众心中名副其实的人社“政策通”。另一方面,服务内容不断丰富,涵盖了政策咨询、信息查询、办事指南 、在线受理和投诉举报等全服务流程 ,群众拨打一个电话就能解决诸多问题 。
为满足群众即时咨询服务的需要,12333的服务时间从“5×8小时 ”向“7×24小时”延伸。尤其是在新冠疫情防控期间,各地12333创新开设远程坐席服务 ,近300个地市人工接听没有中断,在疫情最为严重的湖北武汉,12333咨询员克服重重困难轮流上岗,坚持“7×8小时”不间断人工电话服务 ,在特殊时期仍及时提供便捷的咨询服务。
“今年春节期间,我们结合往年春节假期前后咨询量的动态变化规律,科学制定12333值班计划 ,满足群众‘7×24小时’咨询需求,让人社服务在节日期间‘不打烊’。 ”西藏自治区人社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 。
在服务手段上,12333包含自助语音、网站、手机App 、短信、、抖音等多渠道。每年接听电话量超过1亿次 ,综合接通率超过90%,全国咨询员超过3000人,成为“人社政务服务总客服”。
在延迟法定退休年龄 、个人养老金全面实施等重大改革政策发布后 ,12333及时发挥作用 。各级12333全员上岗,延长工作时间,安排节假日值守 ,畅通线上线下服务,用群众听得懂的语言解读政策、答疑解惑,引导群众了解改革举措;同时,及时报送咨询热点难点问题和意见建议 ,为完善配套政策、明确问答口径提供决策参考,全力保障改革政策平稳实施。
线上能咨询,线下有服务。从2012年起 ,在3月底设立“12333统一咨询日”,每年均形成特色活动主题 。在这一天,全国12333咨询员和人社业务专家深入基层 ,向群众宣传政策、答疑解惑 、听取意见,形成人社惠企便民的良好氛围。
据悉,2025年“12333统一咨询日 ”将在广西南宁启动 ,活动主题是“个人养老金为您添保障”,旨在发挥12333平台优势,各地人社部门统一行动 ,在同一时间大范围宣传个人养老金制度,帮助广大群众了解政策、增添保障。
“当前,我们正在通过强化部门协同、加强数据共享 、组织业务培训等方式持续推动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提速提质提效,在“双号并行”的服务模式下 ,区内群众无论是拨打12333还是12345,都能够直通话务坐席咨询人社政策、业务 。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社厅信息中心工作人员介绍,2024年 ,广西12333电话咨询服务热线接听量超过142万人次。
创新探索
迈上数字化智能化之路
作为人社部门服务群众的重要窗口,12333在发展过程中主动求变、通过数据赋能 、资源整合、智能驱动等多种方式探索创新,不断满足新时代各类人群的不同需求 ,提供更加精准、便捷的人社服务。
在提供政策咨询的基础上,12333积极开通电话办事服务,为群众提供查询信息 、修改密码、预约服务、登记备案 、投诉举报等服务 ,让群众办事零跑腿、更省心 。
依托政务大数据,12333定位特定群体,通过智能外呼、发送短信 ,主动告知政策、提醒办理事项。其中,面向重点群体,主动打电话,告知就业帮扶政策 ,登记求职意愿;面向老年群体,开设老年人专席,为其“量身定制”咨询服务 ,给予特殊关怀,提供个性化服务。
“我不会上网,碰到问题就只会打电话 ,12333的老年服务专席每次都能帮我解决问题。”81岁的江西宜春市民胡奶奶说,上次打热线电话时突然找不到身份证,咨询员一直耐心等待 ,还安抚她不要着急,十分暖心 。
AI驱动创新,科技引领未来。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群众新期待 ,12333加快人工智能创新应用步伐。
目前,全国157个地区开通了智能导航 、智能外呼、智能质检、智能派单 、客服助手等智能化应用,智能语音、智能文字客服广泛应用,为群众提供全天候智能咨询 。人社部还启动全国12333智能知识库建设 ,探索应用自然语言大模型,打造人机协同的“AI坐席”,成为人社政策的“解读人 ”、群众办事的“领路人” 、倾听民意的“知心人”。
在福建厦门 ,12333咨询热线采用人工坐席协同“AI坐席 ”创新服务模式,碰上疑难问题时,“AI坐席”能够自动识别转接到人工坐席进行解答 ,实现协同互补。同时,通过大语言模型上增加可信可控生成技术、知识图谱的推理技术,提高“AI坐席”回答的准确率 ,逐渐达到普通人工坐席的平均水平 。
22年来,12333已成为人社部门的一张亮丽名片,在宣传解读政策、沟通社情民意 、化解社会矛盾等方面发挥了积极作用。每张社保卡上都印有12333号码 ,群众已养成“咨询人社事,就打12333 ”的习惯。
站在新发展阶段,12333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紧紧围绕人社事业发展中心工作 ,与12345协同联动,努力提供更加高效优质的公共服务,谱写高质量发展的新篇章!(杨勤)
本文来自作者[admin]投稿,不代表若地号立场,如若转载,请注明出处:https://redac-nomade.com/ntjd/202503-2874.html
评论列表(4条)
我是若地号的签约作者“admin”!
希望本篇文章《全国实时疫情(一号接听连万家 有呼必应解民忧人力资源社会保障服务热线12333发展综述)》能对你有所帮助!
本站[若地号]内容主要涵盖:国足,欧洲杯,世界杯,篮球,欧冠,亚冠,英超,足球,综合体育
本文概览:创业担保贷款怎么发放?社会保险如何缴纳?拖欠工资怎么讨要维权?个人养老金有什么用?……人社政策与企业和群众利益息息相关,遇到不解之处怎么办?拨打一个电话号码便可及时获解答,那便...